三分靠長相,七分靠打扮。會打扮的人,哪怕是到了大媽的年齡,也可以穿出少女感;不會打扮的人,少女也會土得掉渣。
有人認為,打扮需要有好的身材,有青春的活力,有昂貴的衣裳,有存款作為後盾。
其實,打扮離不開錢,但不是花錢就可以做好的事情。會打扮的人,是用心塑造自己的形象,而不是裝扮自己的外表。
「會打扮」,是一種人生智慧。人與人交往,難免「以貌取人」,好的形象氣質,就是你混跡社會的名片。
01
乾淨,是一種修養.
亦舒說 :「人用 舊 了,同傢俱、瓷器、書本一樣,黃黃黑黑,有種洗不乾淨的感覺,也許臉皮可以漂一漂,光潔如新,可是靈魂上沾染的斑斑點點,卻無計可施,日子久了,會透出來,統統印在眉梢眼角。 」
隨著時代的發展,喜歡打扮的人越來越多了,尤其是女人。一些六十歲的人,都可以通過打扮,變成二十多歲的女人。似乎,歲月在他的身上,沒有留下任何的痕跡。
其實,過分注重外表的人,反而是不會打扮的人。我們常常在街上看到一些妖豔的女人,背地裡稱呼她們為「老妖精、老不正經」。由此可見,我們對那些過分打扮的人,是很反感的,也說明了一些人的打扮,是失敗的。
真正會打扮的人,是乾淨的。一件舊衣服,可以洗得很乾淨,可以聞到淡淡的肥皂味。當然,他的靈魂也是乾淨的,對任何人都沒有壞心。
當你與人對視的時候,發現對方的眼睛是清澈明亮的,比他的衣服更好看。這樣的打扮,才是最成功的。
一個人的心靈被污濁了,不管穿什麼,都無法讓自己變乾淨。
02
樸素,是一種美德。
老祖宗告訴我們:「儉以養德。」勤儉節約是一種美德。一件衣服,可以穿很多年——新三年,舊三年,縫縫補補又三年。
一件打著補丁的衣服,不比一件華貴的晚禮服差。如果你一個人很窮,但是他借了幾千塊錢買了品牌衣服,那麼他就是過分愛面子的人,花錢買罪受。
一個人很富有,但是他從來不會亂花錢,打扮也是「能省就省」,那麼他的 生活幸福指數更高,給別人的印象更好。如果他常常幫助別人,樂善好施,那麼他身上那件補丁衣服,也是美麗的。
樸素不等於「窮」,奢靡、愛面子,才是「真窮」。
03
簡單,是一種幸福。
簡單就是幸福;極簡的就是極美的。
在繪畫的時候,我們講究「留白之美」,學音樂的時候,需要懂得「無聲勝有聲」的技巧。人生,註定不會圓滿,也不需要太圓滿。
穿著打扮,需要「留白」。比方說,一件色彩豔麗的衣服,需要有一個小小的裝飾品,有了點綴,衣服就更特別了。
刻意的打扮,反而讓自己的臉色和膚色顯得很「濃」,失去了本來的樣子。隨心的打扮,本色更明顯,但顯得很真實。
詩人說:「欲把西湖比西子,淡妝濃抹總相宜。」化著淡彩,色彩和環境很搭配,才是最好的。
簡單的打扮,簡單的生活,簡單的言語,簡單的感情,平平淡淡才是幸福。
04
舒服,是一種態度。
與人交往的時候,你有沒有遇到這樣的時候:對面坐著一個打扮很特別的人,本來他是為了吸引更多的目光,可是你卻「嗤之以鼻」,根本就不想直視。
為什麼有的人,認認真真打扮,卻適得其反呢?不是他沒有用心打扮,而是他的打扮,讓別人不舒服,他本人的審美觀也有問題。
最好的打扮,是讓自己感覺到舒服,也不會讓別人覺得很礙眼。人與人最好的關係,就是相處不累,如果你懂得打扮,那麼給別人第一印象,就是「不累、舒服」。
05
優雅,是一種尊重。
俗話說:「腹有詩書氣自華。」一個有氣質的人,穿什麼都好看,都是優雅得體的。
氣質,不僅僅是讀書得來的,也是生活智慧很多的體現。你的優雅,不僅僅是自己好看,而是養了別人的眼,美了自己的心情。
人與人交往的時候,印象是相互的。你能給別人好的印象,往往可以讓你的人脈圈不斷擴大,得到別人的幫助。
你的從容優雅,是對自己負責,也是對別人的尊重;你的臉色,是給別人看,其實是自己的態度。
就是你自己,也多半不願意幫助一個很不尊重你的人吧。別人給你的印象很糟糕,你還去幫助他,那就是「違心之舉」。
「會打扮」,是一種人生智慧。不同的場合、不同的季節、與不同的人交往,都應該有不同的打扮。
一個人的美,不一定是模樣好看,而是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,生活有品位,內心很乾淨,靈魂很有趣。
一個人的美,就是無聲的語言,表達了自己的態度和觀點。好的打扮,養了別人的眼,美了自己的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