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在存下的錢,就是以後的退路。
前段時間,劉濤在節目《了不起的姐姐》中聊到了「安全感」這個話題,她說:「有安全感的時期,就是我開始慢慢存錢的時期吧。
剛開始賺錢的時候,我用5年,給自己存了15萬的定期。」
這15萬對於當時的劉濤來說,或許不是很多,但卻能給她幾分心安。
梁文道說:「一個女人一定要有自己過好日子的能力,要有別人沒法拿走的東西,這很重要。」
錢,就是一個女人「好日子」的來源。
01
豆瓣高分劇《俗女養成記》中,39歲的女主角陳嘉玲,一個人在臺北工作。
她的經歷不比任何人幸運——父母催婚、遇上了一個控制欲極強的准婆婆、每天起早貪黑在同一個崗位上幹了10年也沒有升職。
男友帶她去試婚紗,婆婆連她的婚紗款式都要決定;裝修兩個人的新房,工匠只採納婆婆的建議,因為付錢的人是婆婆。
那一瞬間她驚覺,自己那麼拼命地掙錢,絕不是為了過這種生活。
然後她辭了難熬的工作、和媽寶男友斷了聯繫,一個人回到了台南老家。
39歲,失業、失婚,但她沒有絲毫焦慮。因為銀行卡的數位給了她足夠的安全感。
她用130萬在父母家附近買了一套自己心儀的房子,隨心所欲地按照自己喜歡的風格來裝修。
每天陪父母吃飯後,就回到自己的小院裡喝茶、曬太陽、給花草澆水。生活安靜又愜意。
你發現了嗎?有錢的女人,哪怕到了人生低谷,也不會哀歎人生,不會自怨自艾,因為她們攢夠了錢來對抗一地雞毛。
有句話說:「人到中年,眼裡只有錢。」
經歷過生活的不堪,才知道錢就是能燙平人生一切褶皺的熨斗。
前段時間微博上有一則視訊。一位媽媽因為孩子弄丟了地鐵票,對他當眾大聲責駡。
有人看不下去出言制止:「不就是一張地鐵票嗎?五塊錢一張,再買一張不就行了。」
這位媽媽說:「我一個月才賺900多塊錢,這5塊錢對於我來說,已經很多了,錢真的太難賺了。」
若是有錢,誰願意因為一張地鐵票就責駡孩子,誰願意因為5塊錢就丟了體面。
生活很貴,柴米油鹽和詩與遠方,都需要金錢的支撐。
用力賺錢、努力存錢,才能不辜負別人,對得起自己。
02
日本紀錄片《女性貧困》中,有一個真實案例。
四十歲的佐佐木晴美,畢業于名牌大學,曾在一家上市公司工作。
結婚之後,她變成了全職主婦,丈夫在她生完孩子後對她進行了長達10年的精神虐待,時常辱駡她「是個廢物」。
後來她離了婚,但因為離開職場太久,只能做一名臨時勞動力,不僅工作時間長、強度大、薪水低,而且隨時可能被無償解約。
可她說:「我別無選擇,只能拿那些比自己更慘的人來自我安慰。」
過了30歲後,每個女人都需要認清一個真相——手裡沒錢,一點點風浪就能讓人生岌岌可危。
婚姻不能成為誰的避風港,生活不會因為結婚變得容易,反而會因為「不夠好」的伴侶,而變得更加辛苦。
曾經有這樣一個奇葩新聞。
妻子因為沒有及時在酒桌上端茶倒水,被年薪40萬的丈夫數落了1個小時,岳父趕來和女婿理論,卻被打傷。
新聞的關鍵資訊有兩點:
1. 丈夫年薪40萬,是家裡唯一的經濟來源,但性格暴躁,經常對妻子發脾氣。
2. 妻子是全職太太,沒有收入,被罵時不敢反抗。
波伏娃在《第二性》中這樣評價全職太太:
「幾乎沒有任何工作的辛苦,可以比得上永遠重複的家務勞動帶來的折磨——乾淨的東西變髒,髒的東西又被弄乾淨。 日復一日,周而復始。」
我想,這個世界上最偉大卻最不討好的職業就是全職太太,一面承包著最雜最累的活,一面卻因為沒有收入而失去婚姻的話語權。
對於女人來說,錢就是抵禦風險的盾牌。
沒錢的女人,失去丈夫,就是失去一切。有錢的女人,失去了丈夫,還有選擇的自由。
「我並不愛錢,但我知道錢能帶來獨立和自由,我喜歡的是獨立和自由的生活。」
電影《真情假愛》中的這句話,戳中了多少女人的心。
只有親自扛起命運的大旗,把錢攥在手裡,才能為自己製造安全感。
03
一位獨立女裝設計師在形容自己的品牌時說:「我們品牌有一個特徵,那就是來我們這裡購物的女人,都是自己買單。」
她們瀟灑又痛快,不需要詢問別人的意見、不需要看付款人的臉色,需要做的就是挑選自己喜歡的衣物、付錢,然後氣定神閑地離開。
這個世界上,昂貴的不止有名牌,還有愛情。以後的日子,每個女人都要:
培養賺錢能力
培養自己的賺錢能力,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:廚藝好,就將自己的拿手菜錄成教程視訊;
擅長家務,就提供清潔和收納的「小妙招」;對育兒頗有心得,就分享育兒技巧;擅長手工,就在網上出售自己的工藝品......
找到自己的優勢,然後想辦法將它變現。沒事少抱怨,有空多掙錢。
堅持記帳
記錄下自己的開支並定期複盤,不僅清晰瞭解自己的金錢走向,而且培養更健康的消費習慣。
開源節流,是一個人越來越富有的訣竅。
存一筆風險基金
在每個月的收入和家庭支出中,預留出一部分,只存給自己。
這筆基金可以讓你有更大的底氣面對任何未知的危機,讓你隨時可以「重新開始」。
現在存下的錢,就是以後的退路。
復旦大學教授陳果說:「每個女人,都應該讓自己grow up,而不是grow old。」
一詞之差的區別在於,後者是「變老」,而前者是「成長」。
想讓自己增值,就把那些用來抱怨的時間,都變成自己的蟄伏期,為人生締造轉機。
這世上唯一不用擔心後路的方式,就是把前路走得更長。